[摘要]3D魔幻电影《白狐》取材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牛朝阳编剧并执导的3D魔幻电影,笔者针对片中的爱情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唯美的画面中隐藏着对爱情的深思。这里既有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也有为爱痴狂的种种情况,这些不同类型的爱情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实质,作品中的这些表象特征更为我们诠释了爱情正剧背后隐藏着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为爱牺牲、男权至上、人妖殊途和情感补偿。
[关键词]《白狐》;爱情;追求;痴狂;传统文化
近两年,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影视剧作屡见不鲜,从《画皮》系列到《倩女幽魂》再到《画壁》,一系列的魔幻电影接踵而来。2013年张智霖、钟欣桐主演的3D魔幻电影《白狐》同样如此,《白狐》改编自《聊斋志异》,又不局限于原著中的简短故事。该作品取自《聊斋志异》的小翠篇,经过牛朝阳的改编为我们诠释了一段与原著中风格迥异的爱情传说,针对于这部褒贬不一的作品,笔者将从爱情模式的角度分析牛朝阳给我们奉献的情爱大餐。
一、爱情模式
爱情一向是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的主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塑造了一批美丽多情的“异类”,他们各有特色。《白狐》依然延续《聊斋志异》原文的特色,在其影视剧中也塑造了一群性格突出的“狐妖”。总体而言,《白狐》讲述的是狐仙小翠与凡人王元丰之间的痴情傻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一)追求理想的爱情
狐母为报当年的救命之恩愿将自己十个女儿中的一个许配给王大人的痴儿元丰,王元丰选择了最有主见的小翠。
小翠是该剧的女主角,在剧作中是一个追求浪漫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她从得知自己要作为报恩的筹码嫁给王元丰以后就极力反对,因为在其心中认为真正的爱情是大禹和九尾狐的完美结合。
小翠对爱情的追求不因游娘的爱情悲剧“清醒”,也没有因为狐母报恩的原因而放弃,即使母亲提出若不相从,就断绝母女关系,小翠依旧不改初衷。当理想和现实相差甚远的时候,她宁可选择亲手撕毁象征神圣爱情的画卷,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也绝不向现实妥协。这种用生命弹奏出来的爱之歌令人动容。
(二)为爱痴狂
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白狐》继续为我们展示出来不同的为爱痴狂的精美画卷,剧中人灵儿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不痴不傻不是爱,该作品塑造了各种样式的痴傻之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爱而疯
巩新亮在该剧中客串了一位和凡人恋爱的鱼精——游娘,疯,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因为在三百年中她偶尔的清醒的时刻反而是她最伤心欲绝的时刻。所谓“寒窗苦读,你我海誓山盟铭心刻骨;金榜花烛,却是天涯漫漫陌路殊途”,游娘痴痴的苦恋换回来的却是“薄幸锦衣郎”。她面对着棋盘陷入了幻想的状态,是因爱而疯。
2.因爱而坏
《白狐》中上演了一场妖界的“无间道”,其核心人物就是孝顺的火狐“红莲”,正像该剧的人物造型董承光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的那样:火狐狸红莲,敢爱敢恨,纠结在人与魔之间不能自拔,最后用鲜红的血祭奠那极致的爱,在用生命换爱情中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的确,红莲在剧中充当了爱情的祭品,她首先是爱上了不该爱的敌对方的大BOOS,在苦等没有结果的时候选择了自我放逐。当季遥向她伸出“爱的邀约”的时候,红莲抱着复仇的心态接受了邀请。
但是我们应该可以看出,红莲和小翠一样也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她违背了母亲的意志偷偷与心爱的人交往,无论做多少事情,一要保全母亲,二要守候爱情。但是,正邪不两立的立场和苦等无果的无奈最终将其推进了以死捍卫自尊的极端。
3.因爱而傻
小翠对爱情最为憧憬,对自己的情感追求也最为执著,当她知道王元丰那颗痴傻的心中对自己的真情实意后已经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否则,当她见到元丰与其他狐妖在一起嬉戏玩耍的时候,眼泪为何不自觉充满了眼眶呢?在这种慢慢滋长的情爱中,小翠为了元丰彻底地改变了自己。
首先,她忘却了心中的“大禹”,决定要与元丰成亲。这时候的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元丰对她的那种“刀伤箭射火烧”也绝不放手的深情。而当找到神医医治王元丰痴傻之症的时候,其情就已经深种了。所以,小翠愿意用自己千年元神去换取元丰一夕病愈,即使对方清醒过来再也不认识她,即使小翠自己会变傻。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时小翠变傻只是生理上的傻,她会慢慢地不认识别人,甚至不记得自己,但是在遗忘世事之前,小翠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还是不断地加深印象,让自己不要忘记元丰。这一阶段的小翠已经开始从生理上的傻向着精神上的傻转变。
小翠看着忘却了自己的健康的元丰重新选妻,悲痛欲绝却又不能溢于言表,而元丰凭借记忆深处的味道再次选择了小翠让其感动不已,此时为小翠“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小翠为元丰的牺牲更大,为了人间正义,她终于将元丰让给了灵儿,并且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到这里达到了高潮,而小翠为爱而傻的表现也达到了极致。
二、爱情形式的实质
在《白狐》中为我们展现的这种种爱情形式令人动容,透过这些形式的本身我们来追求一下其背后的实质,可以从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爱情的认知,其认知对爱情背后隐藏的文化有一定的解释。
(一)为爱牺牲
中国的爱情观与西方不同,绝对不会有那种绝对的“爱情至上”“恋爱自由”的观点,所以片中的红莲、小翠固然在心目中无限憧憬自己心中的真挚爱情,但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为爱生存,所以当爱情同现实其他伦理道德发生冲撞的时候,她们必须在爱的名义下为爱牺牲。
红莲的爱情和亲情是相互抵触的,红莲既想保护母亲,又想与海蝠王长相厮守,所以她选择了给海蝠王报信,希望自己能够在维护爱情的同时保护母亲的性命。可事与愿违,红莲最后在为母报仇的道德驱使下寻找根本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打败的海蝠王,所以她走上了血祭之路。
小翠的爱情和人间正义是矛盾的,如果选择维护自己的爱情,那么势必不能激发元丰体内的至阳玄魄而消灭海蝠王,从而匡扶人间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小翠就得违背自己的情感意愿,把心爱的人亲手送到自己的姐妹手上,并且为了保护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 |